肾有阴阳不可盲目乱补

说起肾脏,人们除了知道它是男性性功能的主宰之外,还有些什么呢?其实,肾脏的能耐远不止这么简单,肾功能的好坏原来与人体健康有着极其广泛的联系。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有藏精主水、主骨生髓之功能,所以肾气充盈,则精力充沛,筋骨强健,步履轻快,神思敏捷;肾气亏损则阳气虚弱,腰膝酸软,易感风寒,易生疾病……那么,我们该如何养好自己宝贵...

腰痛重在预防

江苏省中医院采用推拿为主综合疗法治疗腰痛已经取得显著疗效,整体推拿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专家强调,对腰痛最重要的措施是预防。据悉,各种各样原因引起的腰痛发病率很高,虽然治疗方法较多,但目前尚缺乏“灵丹妙药”。该院推拿科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在推拿治疗各科病症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对腰腿痛、颈椎病等患者采用推拿为主配合针灸、拔罐、牵引...

饮酒与服药

饮酒与服药古人很早就懂得以酒来泡制药酒,而且中医还以黄酒来作药引子。有些药物经酒泡制以后疗效更好;有些药物酒制以后能减轻毒性,减少副作用。但不是所有药物都可酒制或以酒为引子的。特别是西药。否则会发生副作用或毒性反应,严重者会危及生命。使用灭滴灵时若饮酒,能产生醛中毒症状,会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昏眩、运动失调,甚至呼吸困难。若糖...

徐志瑛谈秋季养生

每至秋天,尽管天气冷暖较为舒适,但也会给人带来一些不适。秋天空气干燥,很容易上火:如皮肤发干,敏感的人很容易出现全身瘙痒;嘴唇也总发干,咽喉干燥发痒,像有什么东西堵着似的;看电脑屏幕时间一久,双眼干涩作痛;细细的皱纹在眼角处也越来越明显;大便也常干燥。浙江省中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浙江中医学院教授徐志瑛认为,这些都是“秋燥”惹的祸。中医学...

《黄帝内经》中养生思想浅析

人类的养生活动起源很早,但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则始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内经》中的养生理论和方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人们还仍然广泛地借鉴和发扬着其中的许多精华。笔者就《内经》中养生的原理、原则和方法,浅谈一些体会如下:1.肾气自然盛衰规律是中医养生的理论基础《内经》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

养生学陆游不妨重“两头”

陆游是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同时也非常注重养生保健。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他竟享年86岁,而且背不驼、腿不颤、耳不聋、眼不花,身体结实,有时还能上山砍柴挑着回来。陆游能如此高寿,与他的养生有道是分不开的。陆游始终注意饮食起居的卫生和保健,尤其是重视梳头浴脚,从他流传的诗作中,就可以窥出他对梳头浴脚的偏好。“觉来忽觉天窗白,短发萧萧起自梳”,...

世界最长寿男人的养生之道

远离烟酒勤于劳动心胸开阔2月5日,在美国俄克拉何马州,人们给一位名叫本的老翁过114岁生日,本生于1889年,是现时世界上寿命最长的男人(世界上女寿星是个英国人,今年117岁)。俄罗斯《论坛报》记者奥莉加·塔拉索娃采访了这位跨世纪的老寿星。老人咧开没有牙的嘴,乐呵呵地把我让进门。他说,来采访他的记者很多,电视台还给他录过像,可是对俄罗斯...

坐言起行慎调养护生有道寿而康

二十年前日本有位鹤发童颜的百岁老太太,公开了她珍藏几代的珍贵文献《养生十六宜》,引起日本民众的竞相传抄:发宜常梳,面宜常擦,目宜常运,耳宜常弹,舌宜常舔,齿宜常叩,津宜常咽,心宜常静,背宜常暖,胸宜常护,腹宜常摩,谷道宜常撮(提肛),肢节宜常摇,足心宜常擦,皮肤宜常干,大小便宜禁口勿言。这十六种以按摩导引为主的方法,运用于晨起睡前作自我...

吃枣应该慢吐核

大枣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具有独特的营养和药用价值。甚至含枣核也有功用,口中含枣核来“制造”津液治口干。红枣入口,吃完枣肉,留核在嘴里含上半天,口水常有,觉得多了就咽下去,既不影响说话,也不影响喝水。李时珍指出,口干的原因是“人有病,则心肾不交,肾水不上,故津液干而真气耗也”。如何让人口中的津液“泉涌”呢?李时珍很推崇这种口...

保健专家翁维健的益寿法

翁维健教授,1933年出生,1951年开始转攻中医,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并留校任教至今。1983年,他创立国内第一个中医营养专业并任教研室主任。1986年,他创立中医养生康复专业并任教研室主任。在中医中药教学、科研工作及食疗、养生康复等诸多领域均有突出贡献。翁教授说,中医营养保健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