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医需要注意什么

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其中望诊是诊病的首要环节,它包括了望精神状态、望面部气色、望舌苔、望舌质、望唇甲等诸多方面,它是患者留给医生的最初印象,对其他三诊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从中医角度说,面部不同的颜色、舌苔不同的色质所代表的病症是不同的,如:面色发黄提示脾胃不和消化不良,颜面浮肿、面色发黑提示有肾脏疾患,面色苍白大多见于贫血...

发挥中医优势根治哮喘

入秋以来,哮喘增多。“内科不治喘”这句话,已成为患者的心病,曾有不少医生向哮喘病人说“此病好不了,服点药、打点针、输点液,减轻点症状算了,好是不可能的”。患者听后,如五雷轰顶,灰心丧气,据天津名医董国立教授半个多世纪治疗此病的经验,运用祖国传统医学理论为指导,此病完全是可以治愈的。治此病,用“宣肺祛邪”结合“扶正固本”已不下万例,(约6...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误区多

近两年中药治疗高血压日益受到群众的重视,但存在许多误区,以至于许多人对中药治疗高血压产生了不少偏见,影响了中医中药在高血压治疗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误点:中医药不能降血压持这种观点的大都是受西医学的影响。认为西医降血压起效快,中药不能把血压降下来,所以用中药无效。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中医学认为,同其他疾病一样,高血压也...

急性咽炎不妨试用中医治疗

咽红、咽痛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性咽病,本病多因病毒感染、细菌传染及环境刺激所致。细菌和病毒通常是通过飞沫或密切接触而传染,环境因素主要是指高温、粉尘、烟雾和有刺激性的气体。本病起病较急,先有咽部干燥、灼热、异物感,随后明显咽痛,空咽时咽痛往往比进食更加显著。有时疼痛可放射至耳部。全身症状一般较轻,但因年龄、免疫力以及病毒、细菌毒力不同而程...

上火有多种“灭火”要对症

“上火”是中医学专用名词。如果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以及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状,中医就认为是“上火”。“火”是如何产生的呢?一是直接受自然界“火热之邪”的侵袭而引起“上火”症状;一是机体内存在的能推动生命机能而看不见的“火”,由于阴阳失调,失去了正常潜藏功能,而引起“上火”症状。引发“上火”的具体因素很多。情绪波...

痹证是顽疾短期难治愈

痹证是指由于风、寒、湿邪侵入,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而使肢体关节肌肉出现酸楚、重着、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相当于西医的风湿性关节炎等。临床上可按行痹(又称风痹,以游走性疼痛为特点)、痛痹(又称寒痹,以冷痛固定为特点)、着痹(又称湿痹,以酸痛重着为特点)等多种情况来选用中成药治疗。行痹表现为肢体、关节肿胀酸痛,游走不定,屈伸不利或...

中医观汗知病

如果说在炎炎夏日,身体出汗是再寻常不过的了。但有的人,无论夏季还是冬季,吃顿饭、做点事或稍一紧张便汗如雨下,这可能就是某些疾病在作怪了。在医学上,多汗症可分为全身多汗和局部多汗。全身多汗症由发热性疾病、代谢性疾病以及精神因素等引起。□低血糖症:可导致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震颤等。□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除怕热多汗外,还表现有食欲增大,...

传统医学防治肿瘤之我见

二十世纪面对主要威胁人类健康的各种传染病,医学的对策是以化学药、抗菌素等以杀伤各种微生物为对象的治疗。由于人们在以这种医学模式控制传染病取得了巨大成功,因此就很自然地将这一模式延伸到癌症的防治,治疗的重点也是针对局部肿瘤的消除。因此,作为癌症治疗的三大有效手段,不论是手术、化疗、放疗均取得长足的进展,使癌症治疗的疗效有相当程度的提高。直...

中医巧治老人眩晕

眩晕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症。眩是视物昏花或眼前发黑;晕是自感身体或外界景物旋转摆动,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祖国医学认为,眩晕可由风、痰、虚所引起,故有“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的说法。无风不作眩中医认为,肝为风木之脏,主疏泄,性喜条达。忧郁恼怒,疏泄失常,气郁化火,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上扰清窍,发为眩...

别给眼睛乱“补水”

据报道,在电脑屏幕前长时间工作的人,有60%以上感觉眼睛疲劳,期间,由于注意力高度集中,眨眼次数大大降低,眼泪分泌也随之大幅度下降,加上荧屏光线的辐射,眼睛因此变得干燥,并有烧灼感、干涩、红肿、流泪、感觉眼内有异物感、眼睛疼痛、充血等症状,但做眼部检查时却没有明显的病变,医学上称之为干眼症。众所周知,当皮肤干燥时,我们都知道搽些润肤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