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小偏方

板蓝根20克,贯众15克,甘草3克,加水煎服,每日一剂,每日两次,连服5天。<腮腺炎>...

孩子得了猩红热的治疗

猩红热多见于2~8岁的儿童,病情多较急重,有较强的传染性,而且如果治疗不及时还可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所以,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一旦孩子出现类似的症状应及早诊断和治疗。根据起病急骤、典型皮疹、杨梅舌、帕氏线、环口苍白圈及疹退后脱皮屑,结合全身症状发热、咽痛、扁桃体炎和接触史诊断较易。但应与风疹、麻疹相鉴别(前面章节已介绍)。此外应注意有...

驱虫验方

1.驱蛔虫方:使君子仁,文火炒黄嚼服,每日每岁2-3粒,早晨空腹服用,连用2-3天。2.驱蛲虫方:食醋适量,除肛门周围,连用2-3天。或蛲虫栓(百部25克、苦楝皮50克、鹤虱25克,共为细面,装入胶囊备用)每晚睡前纳入肛门1个,连续1周。用于驱蛲虫。3.驱绦虫方:空腹口服50-90克南瓜子仁粉,2小时后服摈榔煎剂(干燥细片50-80克加...

小儿蛔虫性肠梗阻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虫积致肠腑痞结而肠道梗阻。【治法】驱虫通下。【方名】减味乌梅汤。【组成】乌梅15克,细辛6克,川椒3克,党参9克,当归9克,黄连6克,黄柏6克,干姜6克,桂枝9克。【用法】水煎500毫升,直肠滴注,每分钟40-50滴分。【出处】何成瑶方<蛔虫>...

香油蒜泥治蛲虫

取独蒜头3-5个,香油少许。将独蒜头捣烂如泥,加入香油少许,拌成泥浆状,取适量纱布包裹成小包,在睡时放在肛门处。蛲虫闻香后钻入蒜泥中,即可杀灭。每晚用1次。成人连用4-6晚,小儿连用3晚,即可治愈。<蛲虫>...

小儿蛔虫治疗偏方2

使君子适量。将使君子略炒至香,按年龄每岁每日2粒,(最多每天不得超过20粒),分3次嚼服,连服3日为1疗程。本方适用于小儿蛔虫及蛲虫病。<蛔虫>...

小儿蛔虫各种治疗方法

小儿蛔虫小儿蛔虫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食欲不振,或喜食异物,面黄形瘦,脐周腹痛,时作时止,触之腹部柔软,或可扪及虫团聚散,并可见吐蛔或便蛔,且大便干稀不调。有些患儿出现淡色白斑、巩膜出现兰色斑点,下唇或出现颗粒样大小白点,舌苔薄腻或花剥,舌尖红尖。本病发生原因是因小儿吞食了蛔虫卵所致,感染途径主要是通过污染的手或食入不洁的饮食而致。若平...

小儿蛔虫治疗偏方3

楝根白皮、槟榔各20克,白糖适量。将楝根白皮去净皮,与槟榔片同水煎取汁,浓缩,加白糖制成60毫升糖浆。睡前空腹饮,连用2日。本方适用于小儿蛔虫、钩虫。<蛔虫>...

驱蛔虫方

功能主治功能驱除胆道蛔虫。主治胆道蛔虫病。【处方组成】川楝子15克、乌梅30克、川椒9克、黄柏9克、广木香9克、青皮(醋炒)9克、枳壳9克、使君子肉15克、苦楝皮24克、槟榔12克,水煎服。【辨证加减】脉沉肢厥加干姜9克、附子9克、桂枝9克、脉滑洪数,面赤发热,胆腑有热加银花15克、黄芩9克、山栀9克、茵陈15克、黄连6克;尿赤便燥加川...

治疗胆道蛔虫偏方2

乌梅30克、川楝子15克、槟榔15克,花椒10克,上为基本方。偏寒者加附子、桂枝各6克,细辛3克,干姜3克;偏热者加栀子20克,黄莲、黄柏各9克。用法:水煎服,急性期一昼夜服2-3剂。<蛔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