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经活络—花蛇三七酒

花蛇三七酒[药物组成] 金钱白花蛇l条 滇三七 大红参 木瓜各10g 羌活 独活各8g 嫩桂枝3g 北枸杞12g[功能主治] 通经活络,强筋壮骨可透达关节。治疗多发性神经炎。[用法用量] 每日服三次,每次一小酒杯,可酌量加减。[制备方法] 先将白花蛇用米酒浸软,取下竹支架,然后与方中诸药一起放人干净玻璃瓶内,再倒人米酒1L,将瓶口盖严,...

行步不正—枸杞菖蒲酒

枸杞菖蒲酒[药物组成] 枸杞根一百斤 菖蒲五斤[功能主治] 治缓中风,四肢不随,行步不正,口急及四肢不得屈伸。[用法用量] 少量饮服。[制备方法] 上二味细剉,以水四石,煮取一石六斗,去药渣,酿二斛米酒。[资料来源] 唐·《千金要方》...

疮疡脚气—苍术酒

苍术酒[药物组成] 苍术三十斛[功能主治] 诸般风湿,疮疡脚气下重。[用法用量] 不拘时,适量饮服。[制备方法] 苍术洗净打碎,以东流水三石,浸二十日,去药渣,以汁浸曲,如家造酒法。[注意事项] 忌桃李。[资料来源] 清·《寿世青编》...

风虚—南藤酒

南藤酒[药物组成] 石楠藤[功能主治] 治风虚,逐冷气,除痹痛,强腰脚。[用法用量] 适量饮服。[制备方法] 石楠藤煎汁,同曲,米酿酒。[资料来源] 明·《本草纲目》...

风痛—凤仙酒

凤仙酒[药物组成] 白凤仙花120g[功能主治] 风痛,游走性疼痛。[用法用量] 随性饮服。[制备方法] 上药晒干,浸火酒一埕[资料来源] 《珍本医书集成》按:风仙花,甘微苦,性温,有祛风活血,消肿止痛的功能。民间对骨折疼痛异常,不能手术投接,用本药酒止痛。用干风仙花一钱(鲜者三钱),泡酒内服,一小时后,患处麻木,便可投骨(《贵州民间方...

祛风散寒—马钱子酒

马钱子酒[药物组成] 制马钱子 当归 川牛膝 红花 乌梢蛇 蚕沙各60g 蜈蚣60g 白花蛇2条[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通经活络,强筋壮骨。治疗多发性神经炎。[用法用量] 一日三次,每次10ml。[制备方法] 上八味共研粗末,水煎三次,合并滤液,浓缩至1500ml,兑入白酒1500ml,装瓶备用。[资料来源] 《浙江中医杂志》1989,...

筋骨挛急—茵陈酒

茵陈酒[药物组成] 茵陈蒿一斤 秫米一石[功能主治] 治风疾,筋骨挛急。[用法用量] 适量饮服。[制备方法] 用炙黄茵陈蒿一斤,秫米一石,曲三斤,如常法酿酒。[资料来源] 明·《本草纲目》...

肢体麻木—茵芋狗脊酒

茵芋狗脊酒——原名“茵芋酒”[药物组成] 茵芋 狗脊 踯躅花(生用) 乌头(生用)附子(生用)各三两 天雄(生用)一两[功能主治] 疗新久风,肢体麻木,活动不利,或拘急肿,或枯焦。[用法用量] 初次服半合,不知增之,以知为度。[制备方法] 上药切细,以酒一斗,绢囊盛药浸酒,冬浸八九日,夏五六日。[注意事项] 忌猪肉、冷水。[资料来源]...

虚劳湿冷—小金牙酒

小金牙酒[药物组成] 金牙 细辛 地肤子 莽草 干地黄 防风 葫芦根 附子 茵芋 续断 蜀椒 独活各四两[功能主治] 治风邪引起的疾病,虚劳湿冷,肌肉弛缓不仁,不能行步。[用法用量] 取酒温服二合,三日渐增之。[制备方法] 金牙先捣末,别盛绛囊,余皆薄切,和金牙共放人大绛囊,用清酒四斗浸药,密封器口。[资料来源] 明·《普济方》...

治风—桑枝柳枝漫酒

桑枝柳枝漫酒——原名“桑枝浸酒”[药物组成] 花桑枝一斤 垂柳枝一斤 槐枝一斤 羌活三两 牛膝(去苗)三两 黑豆(炒熟)一升 附子(炮裂,去皮脐)三两桂心三两 熟干地黄三两[功能主治] 治风。[用法用量] 每日饭前饭后,任性暖饮一二小盏,不得过度,只要醺醺然,常有酒气为妙。[制备方法] 上药剉细和匀,用生绢袋盛,用好酒五斛,浸七日。[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