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方见呕吐中。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治之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

产后大便难的治疗方法

产后大便难产后大便难指产后大便坚涩,或数日不解,或排便时干燥疼痛,难以解出者。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分娩失血,营血骤虚,津液亏耗,不能濡润肠道,以致肠燥便难;或阴虚火旺,内灼津液,津少液亏,肠道失于滋润,传导不利,则大便燥结。常用的治妇女产后大便难的偏方主要如下。[方一]木耳30克,海参20-30克,猪大肠50-200克。将猪大肠洗净切小段,...

产后外感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外感风寒。【治法】养血温肺。【方名】宁肺生化汤。【组成】川芎3克,当归6克,杏仁10粒,知母1.8克,甘草1.2克,炙干姜1.2克,桔梗1.2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灵验良方汇编》卷下<外感>...

产后祛斑的治疗

产后祛斑的治疗在孕期常见的面部色素沉着称为黄褐斑,由于它以鼻尖和两个面颊部最突出,且对称分布,形状像蝴蝶,也称为蝴蝶斑,它是由于怀孕后胎盘分泌雄孕激素增多而产生的,因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孕妇斑重一些,有的轻一些。生产后体内雄孕激素分泌恢复到怀孕的正常平衡状态,大部分人脸上的斑会自然减轻或消失,但也有人依然如故,这就需要由内进行调节,而一些...

产后缺乳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气血虚弱【治法】补气活血,通络下乳。【方名】玉露饮。【组成】人参3克,茯苓10克,甘草3克,芍药6克,川芎3克,当归6克,枳壳6克,桔梗4.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慈幼新书》卷一<缺乳>...

产后腹痛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血虚失养。【治法】温中养血。【方名】术归桂草汤。【组成】白术15克,当归15克,肉桂1.5克,炙甘草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辩证论》卷十二<腹痛>...

产后尿潴留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气虚失约。【治法】益气通尿。【方名】益气通尿汤。【组成】炙黄芪12克,炙升麻9克,厚肉桂2克(后下),荆芥穗9克,琥珀末3克(冲服),甘草梢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尿潴留>...

产后惊悸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血虚,心神易惊,脉虚微涩。【治法】补血安神。【方名】定惊四物汤。【组成】熟地12克,当归9克,酒炒白芍4.5克,川芎2.4克,炒酸枣仁9克,炒茯神(去木)6克,远志4.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医略六书》卷三十<惊悸>...

产后缺乳各种治疗方法

产后缺乳产后缺乳是指产妇在产后2——10天内没有乳汁分泌和分泌乳量过少,或者在产褥期、哺乳期内乳汁正行之际,乳汁分泌减少或全无不够喂哺婴儿的,统称为缺乳,又称“乳汁不行”。由于乳汁过少或无乳的最明显表现为新生儿生长停滞及体重减轻。因此,不仅给婴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而且也会给家庭带来各种困难和麻烦,故对产后缺乳要积极进行有效的防治,能...

产后病方十二

山楂糕300克,淀粉、精白面粉各50克,白糖150克,蜂蜜30克,植物油500克(实耗50克)。淀粉、面粉加水调成糊,山楂糕切成手指粗条放入糊中抓匀,将其逐个下入烧至六七成熟的植物油中(不能粘连),炸至金黄色时捞出,另锅内少许水,人白糖、蜂蜜,文火熬至水尽将成块时,与山楂条倒入,翻炒匀,待冷装瓶,日服2-3次。本方适用于产后瘀血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