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胃痛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辨证】水饮停胃。【治法】健脾和胃,行气化饮。【方名】黑丑散。【组成】黑丑30克,制半夏30克,炒白芥子60克,木香30克,橘红30克,茯苓45克,甘草15克。【用法】上为散,每服3-6克,水煎,去滓温服。【出处】《医略六书》卷二十八<妊娠>...
中药处方(一)【辨证】水饮停胃。【治法】健脾和胃,行气化饮。【方名】黑丑散。【组成】黑丑30克,制半夏30克,炒白芥子60克,木香30克,橘红30克,茯苓45克,甘草15克。【用法】上为散,每服3-6克,水煎,去滓温服。【出处】《医略六书》卷二十八<妊娠>...
白术10克,鲫鱼30-60克,粳米30克。将鲫鱼去鳞甲及内脏,白术洗净先煎取汁100毫升,然后将鱼与粳米煮粥,粥成人药汁和匀,根据患者口味人盐或糖;食粥,每日1剂,可连服3-5天。本方适用于脾胃虚弱之恶阻。<妊娠病>...
在我国,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妊娠期常见病,那么,怀孕的准妈妈们对此病了解多少呢?实际上,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一些孕妇的认识并不正确。误区一:孕期皮肤瘙痒仅是皮肤病许多孕妇在妊娠中晚期,甚至妊娠早期就出现皮肤瘙痒,最典型是首发于手掌和脚掌,然后逐步延及小腿,大腿,上肢,后背,前胸及腹部,除了抓痕以外还伴有皮损,瘙痒程度各有不同,可从轻度偶...
中药处方(一)【辨证】阴虚火旺。【治法】养血清热汤。【方名】加味竹叶汤。【组成】白茯苓4.5克,麦门冬(去心)7.5克,黄芩3克,人参3克,竹叶5片,粳米1撮。【用法】水煎空腹时热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张氏医通》卷十五。中药处方(二)【辨证】阴虚火旺。【治法】清心泄热。【方名】淡竹叶汤。【组成】淡竹叶7片,黄芩3克,知母3克...
中药处方(一)【方名】妊娠异位方剂一。【组成】乳香10克没药10克桃仁10克红花5克赤芍10克丹参15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山楂15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用法】水煎待温,分次服。【治法】活血化瘀,破症消积,软坚杀胚,补气养血。【主治】宫外孕。【加减】腹痛加白芍,体弱气虚多汗加党参、黄芪。【出处】中药方剂大全<妊娠>...
甘蔗汁1杯,生姜汁l匙。炖热温服。本方适用于肝胃不和之妊娠恶阻。<妊娠病>...
妊娠心烦妊娠心烦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烦闷不安,郁郁不乐,或烦躁易怒等现象。本病发生原因是火热乘心,但临床上有阴虚,痰火之不同。主要治疗的临床偏方如下。[方一]生地、酸枣仁各30克,粳米100克。将枣仁研细,水煎取汁100毫升,生地水煎取汁100毫升,粳米洗净,煮粥,粥成加入药汁,再煮1沸。早晚温服。本方适用于阴虚所致的妊娠心烦。[方二]...
中药处方(一)【辨证】阳气虚寒。【治法】暖胞固涩。【方名】温胎饮。【组成】北五味子6克,大茴香6克,蕲艾6克,牡蛎3.6克,川芎3.6克,生姜3片。【用法】水煎服。【出处】《苏丹玉案》卷五中药处方(二)【辨证】肾虚。【治法】补肾气,益肾阴。【方名】加减六味丸。【组成】熟地9-15克,山药6克,茯苓3克,山萸肉4.5克,盐水炒杜仲6克,枸...
妊娠堕胎、小产、滑胎所谓堕胎,是指孕妇妊娠12周内,胚胎自然殒堕者;所谓小产,是指妇女12-28周内,胎儿已成形而自然殒堕者;若堕胎或小产连续发生3次以上者,称为滑胎,现代医学称为“习惯性流产”。三病最常见的原因是禀质虚弱以致胎不成实;其病理主要为肾虚受胎不实,冲任不固,或气血亏损,源流不继,以致发生殒堕,常用的治疗偏方主要如下。[方一...
·注意观察自觉症状,如果出现头晕、眼花、眩晕、恶心、呕吐、尿量和排尿次数减少、视物模糊等情况,及时与医生联系。·饮食上均衡营养,必须多吃食物为优质蛋白质、蔬菜、水果、小鱼、乳制品;必须少吃的食物是过咸的食物,动物性脂肪、谷类、辛辣食物及有强烈刺激气味调味品。患有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贫血及糖尿病的孕妇尤其要倍加注意。·控制体重以防过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