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如何认识风湿

风湿之名,首见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病者一身尽痛,日晡所剧者,名风湿。”《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同时指出“其风气盛者为行痹,寒气盛者为痛痹,湿气盛者为着痹”。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以上均说明风寒湿之邪皆可致痹”。在《素问·评热论》指出“风寒湿热,不得虚,不能独伤人”。故正虚是风湿发病的内因,是...

中西结合治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绝大多数异位妊娠在早期就能确诊。对这些患者采取药物保守治疗,可免除手术对输卵管结构的破坏,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尤其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妇女。日前,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对53例异位妊娠患者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或单纯西药两种方法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比较,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

冠心病中西合治

河南大学医学院的何立华医师在临床当中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冠心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陕西中医》2004年第25卷第2期中对此作了有关报道,并附有典型病例1则。将该病患者18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和对照组89例。治疗组用血府逐瘀汤为主加减,其方由当归、赤芍、川芎、生地、柴胡、牛膝、枳壳、桃仁、红花、桔梗、甘草所组成。在治疗中随症加减:脉...

中西医治疗晚期恶性肿瘤

晚期癌症患者,气虚血瘀证较多。北京肿瘤防治研究所,研究了益气活血法配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带瘤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情况。研究认为,对于失去根治机会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时配合中药治疗,尤其是辨证基础上的中药治疗至关重要。研究人员选择了经病理学或组织细胞学诊断的晚期肺癌、乳腺癌或肠癌患者61例,统计软件设计的随机数表随机分为冶疗组...

中西合治急性颅脑损伤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颅脑外科在1999年8月~2002年12月间以中西医结合法救治1100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临床效果满意,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提供了依据。研究人员介绍,本组1100例患者中,西医治疗时根据伤情及CT所见,有手术指征即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者以利尿、甘露醇脱水、止血、应用抗生素、预防消化道出血、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

中西结合治急性颅脑损伤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颅脑外科在1999年8月-2002年12月间以中西医结合法救治1100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临床效果满意,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提供了依据。研究人员介绍,本组1100例患者中,西医治疗时根据伤情及CT所见,有手术指征即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者以利尿、甘露醇脱水、止血、应用抗生素、预防消化道出血、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

古代中医药的志徽-阴阳鱼

在古代,东西方的医药界有不同的志徽。中医药用阴阳鱼,欧洲一些国家则是用蟠曲灵蛇的神杖为帜。阴阳鱼学名太极图,图案是黑白回互、中间以S曲线分割,两侧宛如两条颠倒的小鱼。在中国文化史上,太极图有五层太极图和阴阳鱼太极图两个系列。五层太极图最早见于北宋周敦颐的《太极图说》。阴阳鱼太极图的历史就更为久远。最近在湖北省遂州市擂鼓墩发现了一块刻有太...

天然药物为何称为“本草”

天然药物有植物、动物、矿物三大类,但为什么统称“本草”呢?这主要是因为古人的药物知识主要来源于植物性药物。如秦、汉时期所著《神农本草经》一书共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就有252种,而动物药仅67种,矿物药仅46种,这足以说明植物药占有的绝对优势。也因此,记载中药的书籍,多称“本草”,如《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本草纲目》等。本...

中西药“双管齐下”利与弊

用中西医结合来治疗疾病是我国医学界的特色,一些患者也喜欢中西药“双管齐下”。当然,中西药“双管齐下”之利在于:1.增强疗效。在中西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把中医的辨症和西医的辨病相结合,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又相互弥补其不足之处,将中、西医药融为一体,合理联用,往往取得比单用中药或单用西药更好的疗效,特别是在治疗一些疑难病症时,更能...

中医“免疫”思想的由来故

在我国医学历史上,很早就有“免疫”的思想,这就是“以毒攻毒”的治病方法。我国最古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提到,治病要用“毒药”,药没有“毒”性就治不了病。然而,有趣的是,最早把这种免疫思想付诸于实践,并最早从事免疫学研究的先驱,竟是醉心于炼丹的道教徙葛洪。葛洪,字稚川,别号朴子。他从小就喜欢读医书和炼丹书,长大后,更在热衷于炼丹术的同时...